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示公告 > 水保方案
水保方案
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发布时间:2023-05-08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简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1.1.1.1 项目建设必要性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随着河北省天然气利用领域不断拓展,天然气需求增长迅猛,稳定供气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特别河北省禁煤区煤改气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需求大幅攀升。各地储气设施建设滞后,调峰能力不足,冬季天然气供需矛盾形势严峻。蠡县天然气用户包括居民用户、商业、工业用户和采暖用户。长输管道的输气量是较为均匀的,而城市用气每时、每日、每月都在不断的变化,为了解决均衡供气与不均衡用气之间的矛盾,就需储存一定的气量用来调峰,由于工业用气是持续稳定用气不考虑调峰,调峰主要解决居民生活做饭及采暖用气。应急调峰储配站便于储存,可用于城镇管网的调峰,其储存能力大,管理较方便,应变能力强,运输方便,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与管道天然气相比较,由于在液化前进行了脱水、脱CO2、脱硫、脱重烃等净化处理。因此,LNG更加纯净,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更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1.1.2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

建设单位:蠡县发展和改革局

建设性质建设类项目

项目位置该项目位于蠡县鲍墟乡东五夫村东南侧,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427"、北纬38°296"北距家营村1250m,南距S382省道8km,东距大广高速3km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工程规模本项目LNG储存总容积为10000m3

项目组成

天然气储存系统:新建一座10000m3LNG储罐;

气化系统:气化外输量为4×104Nm3/h,外输压力3.5MPa

液化系统:液化规模为6×104Nm3/d

辅助配套系统:消防系统、变配电设施、氮气系统、仪表风系统、控制室等内容。

拆迁(移民)安置项目用地现状为工业用地,不涉及居民房屋及企事业单位拆迁,不涉及拆迁及移民安置问题。

项目工期该项目总工期16个月,已于2022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12月完工。

项目投资工程总投资22733.4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356万元。

项目占地项目总占地面积为6.08hm2,占地类型为工业用地,全部为永久占地。

土石方平衡根据主体设计该项目土石方总量为42.79(含表土),其中挖方2.25(含表土),回填方总量为40.53(含表土),借方38.28,无弃方。

1.1.2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工程设计情况

20222月,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项目建议书2022213日,蠡县发展改革局以蠡县发改备字【202221号文对蠡县LNG调峰储备库项目(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20222月,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215日,蠡县发展改革局以蠡县发改备字【202223号文对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了批复;20228月,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022815日,蠡县发展改革局以蠡县发改备字【202256号文对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文详见附件。

2)方案编制情况

为了控制和减少项目建设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为了保障项目自身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河北省水利厅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围的指导意见》(冀水保〔20206号),20233月,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方案编制人员通过多次外业查勘、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结合项目初步设计报告,针对该项目建设特点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于20234月编制完成了《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3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总占地为6.08hm2根据现查勘,项目已于20229月开工,截止20232月,部分场地已完成平整工作。

1.1.3 自然简况

(一)地形地貌

蠡县地处华北沉降带,冀中平原中部。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平均坡降比为0.3%~0.1%,无明显起伏变化,平均海拔高程在10~20米之间。海拔高程低,地下水位高,形成了低洼易涝、盐碱地多的自然特点

(二)地质

项目区表层为素填土、杂填土(Q4ml),其下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的粉质粘土、粉土及细砂层。

)气象

项目区属于东部季风区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在12.1℃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25.5℃;多年最大冻土深度61cm;多年平均降水量521.6mm,年最多降水量1080.5mm,年最少降水量154mm,年蒸发量1183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2m/s;无霜期177d

)河流水系

蠡县境内河流均系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主要有潴龙河。

项目区位于潴龙河东南侧2.8km潴龙河又名蟾河、杨村河、布里河,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是大清河南支的骨干行洪河道,上游沙河、磁河和孟良河三条支流河道在军诜(北郭村)汇流后称潴龙河,流经安国、安平、博野、蠡县、高阳,于博士庄向北过高任公路注入白洋淀。根据《大清河流域防洪规划》,潴龙河20年一遇洪水标准,潴龙河北郭村至陈村设计流量为4200m3/s,陈村口门以下潴龙河2300m3/s,陈村分洪道1900m3/s50年一遇洪水标准,潴龙河北郭村至陈村设计流量为5700m3/s,陈村口门以下潴龙河行洪仍为2300m3/s,超量洪水走分洪道,分洪设计流量3400m3/s

)土壤植被

项目区土壤类型以沙壤质潮土主,项目区部分区域土层较厚。蠡县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麻山药、瓜果等。林草覆盖率在20%左右

(六)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位于蠡县鲍墟乡东五夫村东南侧,根据《河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项目区属于国家水土保持区划中一级分区北方土石山区,二级分区华北平原,三级分区京津冀城市群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区,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属于河北省平原水土流失风蚀易发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力侵蚀为主。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考虑地面坡度、植被状况等指标,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190t/km2·a,属于微度侵蚀,项目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km2·a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629日通过,20101225日修订,20113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日国务院第120号令,根据2011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3)《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号);

4《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227日河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1853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修正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格式规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8135号);

6)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

7)《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水利厅文件,冀水保〔20206号)

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发布)。

1.2.2 技术标准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3)《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

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15);

7)《土壤侵蚀分类及分级标准》(SL190-2007);

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办水保[2015]139号)。

1.2.3 相关技术资料

1蠡县LNG调峰储备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保定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

3其他与工程相关的资料。

1.3 设计水平年

本工程属建设类项目,施工期自20229月至202312月,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水土保持方案将设计水平年定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即设计水平年确定为2024年。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6.08hm2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 执行标准等级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流失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和《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发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冀水保[2018]4号)》等文件,项目区属于河北省平原水土流失风蚀易发区。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位于保定市蠡县,地处北方土石山区,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项目区周边500m范围内没有乡镇、居民点,所以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北方土石山区级标准。

1.5.2 防治目标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规定,设计水平年末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分别为:水土流失治理度8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渣土防护率90%、表土保护率90%、林草植被恢复率90%、林草覆盖率19%;同时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厂区实际布局情况和节约用地原则,将本项目林草覆盖率修正为15%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 主体工程选址评价

本项目属于点状工程,本项目选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中有关规范性文件中的规定。

本工程不涉及国家级或河北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工程占地未涉及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的植物保护带,工程选线选址并未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以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该项目选址不存在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6.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1)本项目位于保定市蠡县,项目占地类型为工业用地,现状场址地势较平坦。根据主体工程资料,本项目无比选方案,建设方案及工程布局具有唯一性。本项目地块较为规整,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减少施工扰动范围。

本项目景观绿化区将建筑、广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设计小区内绿化率24.72%主体设计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高度重视植被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景观植物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景观设计为灌、草皮相结合的复层绿化,以绿化灌木等予以连贯,形成空间之间的交错互动。利用多种空间层次的高差,增加不同层面的环境空间。建设方案高标准设计景观绿化,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工程场地地貌现为空地,为砖窑厂留下的深坑,地形有较大高差,东、西、南侧为农田,站内与农田高差最大约为17米。场地竖向设计在保证工艺生产流程顺畅,并结合场地自然地形特点,场地需进行填方处理,采用台阶和平坡式相结合布置充分考虑未来使用及地面场地竖向的处理关系最大限度优化土方开挖等有关施工工艺沿围墙修建排水沟和沉淀池出入口布设洗车槽,以上措施能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分为雨水排水系统和生活-生产排水系统。站内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场区和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收集以后,汇入埋地管道,接入站内雨水收集池,最终用水泵提升至站外雨水沟减少雨水汇流,减少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总体布局合理,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植被建设有利于保持水土符合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2该项目共占地6.08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工业用地包括主体建构筑物区占地、道路广场区占地和绿化工程区占地;项目临时占地面积0.10hm2,为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项目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场内道路及广场区永久占地内,且占地重复利用,面积不重复计算。工程建设尽量减少为永久占地以外地表的扰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

3)项目区内部分区域具备清表的条件,表土剥离可行。剥表厚度0.3m左右,剥离面积1.5hm2,剥离表土量4500m3,剥离的表土满足本工程后期绿化覆土的需求,全部用于绿化区后期绿化覆土,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在临时堆土区。

根据主体设计该项目土石方总量为42.98(含表土),其中挖方2.35(含表土),回填方总量为40.63(含表土),无弃方借方38.28均来自中央公园D区项目S23#5#6#7#17#及部分车库土方工程余土综合利用

4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主体设计中的表土剥离及回覆、雨水管网场区绿化、洗车槽等措施,这些措施在满足主体工程建设安全的同时,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因此将这部分防护措施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在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基础上,通过方案进一步补充水土保持措施,使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可保证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综上所述,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实施,工程建设可行。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本工程扰动原地貌的面积为6.08hm2

2本工程土石方总量为42.98(含表土),其中挖方2.35(含表土),回填方总量为40.63(含表土),无弃方借方38.28

3)预测时段内原地貌情况下共产生土壤流失量为19.60t

4)因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为117.85t,其中建设期土壤流失量为101.50t,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量为16.35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98.25t

5)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土方开挖、回填等施工活动,扰动了地表土壤结构,不同程度地改变原有地表水循环途径,给项目区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水土流失影响等特点,将项目区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及广场区、景观绿化区、临时堆土区及施工生产区,根据分区,分别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1、建构筑物区

1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主体设计:在施工前对本区可表土剥离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临时堆放在临时堆土区,以备施工完毕后用于绿化覆土,剥离面积0.59hm2,剥离厚度0.30m,共清表土0.18m3实施时段:20229

土地平整

主体设计:主体工程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对建构筑物区进行区域找平,平整面积1.37hm2。实施时段:20229~202212月。

雨水池

主体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及降雨量的大小LNG储罐区西北角设雨水池,汇集本区域,占地面积32m2。实施时段:20234月。

雨水收集池

主体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在液化工艺区西侧设雨水收集池,站内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场区和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收集以后,汇入埋地管道,接入站内雨水收集池,最终用水泵提升至站外雨水沟。容量19700m3占地面积2880m2实施时段:20234~20236月。

2临时措施

临时苫盖

方案新增:施工期间对裸露地面采用密目网进行苫盖。密目网规格为2000/100cm2,共需密目网6871.92m2实施时段:20234~202310

临时排水沟

方案新增:基坑施工前,沿基坑底部修建土质排水沟,用于收集排除基坑施工降水。共开挖排水沟525.21m,开挖土方147.06m3实施时段:20234~20236

沉沙池

方案新增:为了使施工场地混凝土养护水、砂石料冲洗水、机械冲洗水等集中排放,循环利用,每处建构筑物设一个沉沙池,每个沉沙池容积27m3,共布设5沉沙池实施时段:20234~20236

2、道路广场区

1)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主体设计:在施工前对本区可表土剥离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临时堆放在临时堆土区,以备施工完毕后用于绿化覆土,剥离面积0.92hm2,剥离厚度0.30m,共清表土0.27m3实施时段:20229

土地平整

主体设计:主体工程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对道路广场区进行区域找平,平整面积3.20hm2。实施时段:20229~202212月。

排水沟

主体设计:厂区站内外高差6m,采用毛石挡土墙砌筑,挡土墙底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0.8m,深0.6m,共长2000m实施时段:20235~20236月。

雨水管线

主体设计:道路一侧布设雨水管线,通过雨水连接管,将雨水排入厂区西部雨水收集池雨水管线选用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及焊接钢管共长1719m实施时段:20236~20228月。

2)临时措施

临时苫盖

方案新增:施工期间对裸露裸露地面采用密目网进行苫盖。密目网规格为2000/100cm2,共需密目网16003.82m2实施时段:20234~202310

洗车槽

主体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车辆将泥土带出场区,造成水土流失,在进出口处布设洗车槽,洗车槽连接临时排水沟,共布设1座洗车槽。实施时段:20234

临时排水沟

方案新增:沿进场道路一侧布设临时排水沟,连接洗车槽与辅助用房沉沙池,将洗车槽内水排至沉沙池。共开挖排水沟100m,开挖土方28.00m3实施时段:20234

3、景观绿化区

1)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主体设计:在施工前对本区可表土剥离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临时堆放在临时堆土区,以备施工完毕后用于绿化覆土,剥离面积0.32hm2,剥离厚度0.30m,共清表土0.10m3实施时段:20229

土地平整

主体设计:主体工程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对景观绿化区进行区域找平,平整面积1.50hm2。实施时段:20229~202212月。

表土回覆

主体设计:绿化前将表土回铺至绿化区,共回铺表土4508.80m3实施时段:20239~202310

土地整治

方案新增:施工结束后,对绿化区进行土地整治,为景观绿化创造有利条件。整治土地面积1.50hm2实施时段:20239~202310

2)植物措施

景观绿化

主体设计:根据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线和交通线路布置的技术要求,进行厂区绿化,绿化的重点是道路两侧、厂内零散空地。绿化面积1.50hm2实施时段:20239~202310

4、临时堆土区

1)临时措施

临时苫盖

方案新增:施工期间对堆土表面采用密目网进行苫盖共需密目网1821.59m2实施时段:20234~202310

临时拦挡

方案新增:临时堆土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的方式进行防护,在其堆土坡角采取装土编织袋进行拦挡,拦挡长度160.00m,共需编织袋装土115.20m3实施时段:20234~202310

临时排水沟

方案新增:在临时堆土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共布设排水沟长160.00m,开挖土方44.80m3实施时段:20234~202310

沉沙池

方案新增:根据水流流向在排水沟末端设置沉1座,沉沙池容积27m3,共布设1沉沙池实施时段:20234

5、施工生产区

1)临时措施

临时排水沟

方案新增:施工队伍进场前,在施工生产区拦挡外侧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及其生产、生活用水排入市政管网,临时排水沟设计底宽0.3m0.4m,边坡比11。经计算共布设排水沟长176.00m,开挖土方49.28m3实施时段:20234~202311

沉沙池

方案新增:为了使施工场地混凝土养护水、砂石料冲洗水、机械冲洗水等集中排放,循环利用,每处施工生产生活区设一个沉沙池沉沙池设计平面为长方形,纵剖为梯形。沉沙池底长3m,宽2m,深1.5m,边坡1:1.0,另设梯形入水口和出水口。每个沉沙池容积27m3,共布设2沉沙池实施时段:20234~20236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该工程监测方法主要为调查监测和巡查。为体现水土保持监测的全面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工程选择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或者地段,该工程共布设8个监测点。

监测时段从20234月至设计水平年结束。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的安排,主要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对水土流失量以及水土保持设施效益进行监测。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总投资为518.6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333.41万元,植物措施投资114万元,临时工程投资30.17万元,独立费用29.16万元,基本预备费3.39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8.51万元。

方案设计水平年防治效果:水土流失治理度98.31%,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渣土防护率为98.5%,表土保护率96.84%,林草植被恢复率97.56%,林草覆盖率24.72%,预计可减少水土流失量46.43t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总之,本项目的建设,将占压、损坏一定的水土保持设施,土方开挖将产生大量的松散土方,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要科学、合理布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控制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1.11 结论

经综合分析,本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各项防治措施指标基本达到本方案预定的防治目标。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在全面落实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前提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建设单位:蠡县发展和改革局

建设地点:河北省/保定市/蠡县

备注:

公示公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