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前旗公忽洞铁矿120万吨/年铁矿石露天开采项目(以下简称“公忽洞铁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东侧,直距约40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7′55″~109°18′42″;北纬:40°46′29″~40°46′55″。
乌拉特前旗公忽洞矿区由原公忽洞矿区和乌拉陶老亥矿区合并而成。2009年原公忽洞矿区和乌拉陶老亥矿区环评审批之后,未进行施工、开采。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3月15日以“内国土资采划字[2011]034号”文为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矿区范围划定批复。公忽洞铁矿矿区范围内及周边现有历史遗留民采坑17处(现状露天采坑面积13655m2)、平硐7处(平硐面积230m2),均在三采区生态调查范围内,其中5处采坑(采坑面积1380m2)在三采区露天采掘场范围内。调查时企业用产生废石已回填。
公忽洞铁矿矿区范围由16个拐点圈定,总面积1.598km2,开采标高1611~1078m,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总服务年限为18a。矿区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开采单元开采,本次评价矿区三采区标高1400m以上部分,由13个拐点圈定,面积0.364km2,开采标高范围为1530m~1400m,矿山生产规模为年采铁矿石120万t,服务年限6.5a,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方式,采矿许可证证号C1500002012122110128409。
2020年6月,内蒙古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前旗公忽洞铁矿120万吨/年铁矿石露天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20年6月17日,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以(巴环审[2020]27号)文予以批复。项目2020年9月开工于中旬完成建设并投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规定,2021年5月,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内蒙古和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及验收监测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负责人共同进行了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核查、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等各项工作,在完成验收监测的基础上,编制了《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前旗公忽洞铁矿120万吨/年铁矿石露天开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东侧,直距约40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7′55″~109°18′42″;北纬:40°46′29″~40°46′55″。
2009年原公忽洞矿区和乌拉陶老亥矿区环评审批之后,未进行施工、开采,未动消耗储量;原公忽洞矿区和乌拉陶老亥矿区合并成乌拉特前旗公忽洞矿区,并矿区划定范围批复之后也未进行开采,2016年3月建设单位建设了进场道路、输电线路、输水管线等工程;后来因市场原因剥离工程和其他工程未进行;根据《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忽洞铁矿(首采矿段一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2019年3月)相关资料,民采至公忽洞铁矿矿区范围现状存在17处采坑(现状露天采坑面积13655m2)、7处平硐(平硐面积230m2)。本次开采三采区范围内5处采坑,采坑面积1380m2。
(1)项目名称: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前旗公忽洞铁矿120万吨/年铁矿石露天开采项目。
(2)建设单位: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类型:新建工程。
(4)项目类型及行业代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135项黑色金属矿采选。
(5)项目投资:总投资4432.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71万元,占总投资的6.1%。
(6)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
(7)工程规模:年采矿石120×104t(露天开采)。
(8)产品去向:出售于《乌拉特前旗秉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选厂年产75万吨铁精粉生产项目》。
(9)服务年限:6.5年
建设单位:内蒙古元猛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
备注: